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更应关注自身品质

数智人1年前科技知识32

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更应关注自身品质

随着网购日渐普及,消费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第三方测评”不断涌现。面对逛不完的网店、看不尽的商品,“第三方测评”可以为消费者购物提供参考。不过,它也可能误导消费者。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不一、虚假测评、做商业广告等问题,亟待加强规范引导。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的主体,通常是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组织或者个人,其测评结果不具备权威性,但高品质的测评有一定参考价值,能降低消费者试错成本。《报告》显示,近八成消费者会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与消费者期待相比,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的品质尚难令人满意。93.1%的“第三方测评”账号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以主观性测评居多。55.7%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35.7%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如何有效提升测评品质,是整个行业需要深思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处于发展初期的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遭遇“成长的烦恼”,或许在所难免。一方面,因为市场准入门槛低,具备法人背景的账号仅占23.4%;另一方面,也和行业内在特征相关。测评所涉商品种类繁多,使得形成公认标准尚需一段时间。不过,标准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测评公信力,不能任其处于自发状态。应建立合理的申请审批机制,防止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者混入测评队伍。相关平台有必要建立健全方便消费者对“第三方测评”进行评分的反馈机制,为测评账号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指标,把自身标准不统一的“第三方测评”淘汰出局,让更优质更科学的测评脱颖而出。作为一种消费信息服务,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必须把真实可靠作为立身之道、生存之本。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的模式,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也难以赢得长久的信任。以“第三方测评”的方式为商品打广告,或许能很快获得收益,但损害的是行业信誉。测评机构应成为合格的“第三方”,而不是市场上的“甲方乙方”。违背这一原则,很有可能失去消费者的认可。因此,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必须加强行业自律,摒弃这一不良模式。对有商业行为的测评账号,监管部门要统一备案管理,推进测评人员实名制认证与商品信息认证,做到“谁测评、谁负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事实上,面对部分“第三方测评”变味、跑偏等现象,一些部门已出台针对性举措。比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规定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及时强化监管,有助于让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回归本源。口碑要一点点积累起来,品质须时时刻刻坚守。对不少消费者而言,背后无利益相关方、体验真实可靠是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提供商品品质信息服务的“第三方测评”,更应关注自身品质。把品质放在第一位,守护好测评的科学性和中立性,才能既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可靠的服务,也为行业健康发展打下行稳致远的根基。 原文链接:http://hisyun.com/post/8650.html

相关文章

把小纽扣做成大产业——小物件藏着大创新

发光纽扣长什么样?药剂纽扣怎么制作?阻燃纽扣如何发挥功用?……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找到。拥有众多纽扣企业,年生产纽扣约500亿颗、品类超1万种,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

2021年下半年5G建设提速 广覆盖低成本是重点

专家指出,尽管从运营商上半年财报数据看,三家投资均有所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5G建设放缓了。电信运营商在财报中都强调维持5G投资全年不变,下半年的5G建设将以广覆盖为主。据了解,刚刚结束的5G基站三期招...

新疆乡村旅游让游客“有看头、有玩头、有念头”

经历去年疫情不利影响后,受益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延续及一揽子旅游提振措施,新疆乡村旅游逐渐恢复活力,脱贫户收入总体保持稳定。记者在新疆多地采访发现,由于部分乡村旅游过分依赖风光资源、仍处在粗放发展阶段,...

重庆“十三五”期间粮油技术推广工作呈四大亮点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粮油技术推广部门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服务有为,支撑有力,为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做出了积极贡献,工作呈四大亮点:一是着力重大技术推广促全市产能提升...

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4亿元 同比增长6.3%

本报北京5月9日电(记者严冰)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至4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4亿元、同比增长6.3%,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今年以来,国铁集团高标准推进铁路建设...

新冠药物研发:壮大新药创制的中国力量

在新冠药物研发中,我国新药研发力量得到加强,实力渐显。五十余个新冠药物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抗疫“三方”中药新药获批上市,我国首款抗新冠病毒药物获批上市……经过两年多的攻坚研发,中国原创新冠药物正在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